今日金价多少钱一克(今日金价多少钱一克黄金走势图)
3
2025-08-12
网上有关“1000km续航并不是它的唯一优势!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真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000km续航并不是它的唯一优势!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真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高性能电驱轿跑SUV,让我感叹高性能电驱轿跑真“绝”
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车企开始跨界加入造车的潮流,并为自己的产品披上“ 科技 ”的外衣。但PPT造车或打着 科技 旗号却无实质领先技术的产品屡见不鲜。但所谓的“ 科技 感”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究竟什么是 科技 感?一个炫酷的造型设计?一个大尺寸的中控屏?还是一个语音助手?
这些都不是。
科技 的实质是要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让用户切实地感受到产品所带来的便利体验。目前大家都在主攻的方向是车机系统。那么在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迅速崛起的当下,有没有一款真正的有技术、 科技 领先的新能源 汽车 产品呢?
答案是有!
若要展现 科技 感,直接与 科技 公司进行合作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这么做,比如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赛力斯是最早与 科技 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的企业之一。这款车采用了HUAWEI HiCar车机系统以及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
作为 汽车 企业与 科技 企业的结晶,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展现出了哪些特别之处?
1.驼峰智能增程系统,让性能与续航得到完美释放
我们知道对于新能源 汽车 来说,三电技术是根本。但并非所有的自主品牌都能掌握三电的核心技术。而赛力斯从2016年起就专注三电核心技术的研发,他们在2016年10月收购AC Propulsion Inc,开始自主开发电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电池系统等“三电”技术。
截止到目前,赛力斯已在全球掌握超过1000项专利,是国内率先自主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品牌。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驼峰智能增程系统,整个技术的灵感来源是行走于沙漠中的骆驼,骆驼不吃不喝可以行走3到5千公里,甚至可以横穿整个撒哈拉沙漠。以此来诠释驼峰智能增程系统的续航优势。
该系统由一台1.5T涡轮四缸增程器配合前后双电机组成。前电机为赛力斯的SEP200,后电机为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
35kWh的三元锂电池可提供180km的纯电续航里程,而在增程器的加持下,综合能耗相比同级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型下降了30%-35%,综合续航能力突破1000公里。
但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并没有因此牺牲动力性,它的百公里加速只有4.68秒。单从数据上来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动力性不输纯电动 汽车 ,驾控乐趣不输传统燃油车,续航能力比超混合动力的续航水平。
诚然,现在的主流形式是纯电动车,但就像开篇所说的, 科技 是要让用户切实地感受到便利。然而纯电动 汽车 目前的补给效率和续航里程等方面还无法达到这个基本需求。
所以基于这个角度来看,纯电动 汽车 说“ 科技 ”其实是个悖论。相对来说,增程式或混合动力属于更加符合消费者实用需求的解决方案。
4.68秒的百公里加速能力已经让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有很强的运动属性,再加上运动化的避震和轻量化底盘,整体的驾驶感受足够运动,同时也能过滤掉对于路面的细微震动。
综合来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处在一个相对小众的细分市场,但表现得非常全面。这是一台外观足够年轻运动的轿跑SUV,作为一款增程式车型,它拥有出色的动力和续航里程表现,驾驶感受也达到了出色水平。同时,它还搭载了丰富的 科技 配置。
2.智能座舱加持,享受智慧出行体验
在舒 科技 置方面,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标配前后驻车雷达和全景影像、电动后备箱、语音识别、自适应LED大灯,以及全液晶仪表、全景天窗等等。
车内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块17英寸的中控屏幕,内置了HUAWEI 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并通过OTA升级方式陆续开启功能。首先显示的细腻程度和触控灵敏度很高,界面UI清晰明了。基本功能有GPS、车联网等功能。同时还可以用语音来实现车内的操控,以及在车内控制智能家居,例如在车里远程启动家中空调等。
音响采用的是HUAWEI SOUND 高品质立体音响,分为四个高音单元、两个重低音单元、四个中低音单元和一个全频单元。技术团队通过与声学专家合作来进行全链路专业的声学优化。能达到层次分明的沉浸式音乐体验。
与华为的深度合作让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 科技 方面有着更为出色的竞争力,毕竟华为在这方面有着更深厚的技术功底。
3.11个雷达+5个摄像头,将驾驶变得安全又安心
驾驶辅助系统是所有厂家主要的研究和宣传卖点,就算是主打驾驶乐趣的轿跑SUV也不敢怠慢。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SERES Pilot驾驶辅助系统拥有多达11个雷达和5个摄像头,具备TJA交通拥堵辅助、ICA高速巡航辅助、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FCW前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刹车、LKA车道居中保持等十多项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当你想自己驾驶时,这台车能带给你充沛的动力和驾驶乐趣。当你在高速巡航或拥堵路面感到疲劳时,这台车又能接管大部分驾驶工作,让你能更舒适地体验车内的音响和智能互联系统。
4.工业4.0标准智造工厂,赋予世界一流品质
任何出色的产品,都要有一流的品质保障。赛力斯以工业4.0标准的智造工厂打造。这最早是由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概念,基于信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最终的目的是为我们带来世界一流的品质。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最大的卖点是它在能够保证充足续航里程的情况下带给你电动车充沛的动力性和驾驶体验,同时跟华为的合作让它在“ 科技 ”方面领先于其他产品。
究竟什么样的 汽车 才最终属于未来?这点我们谁都无法给出答案,但敢于尝试,不随波逐流,这代表着一个 汽车 企业的自我修养。毕竟从 汽车 的 历史 进程来看,能够引领时代的都是那些敢于大胆突破的品牌。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是一款产品力极为均衡,同时又具有前卫理念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它能满足超长的续航(1000km以上)、动力(4秒级破百)和品质(工业4.0工厂)需求。同时又能满足操控性和 科技 配置等年轻消费者喜欢的元素。跟华为的合作也让这款产品有足够强的 科技 基因。因此,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我们更期待的是,在赛力斯和华为两家公司的深度合作下,未来能否看到更多具备前沿 科技 配置的车型。
本报记者?陶?震
就如同所有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都要贴上“Intel?Inside”标签、所有应用徕卡摄像头的手机都要打上“LEICA”标志、所有采用杜比音效的音响都印有“Dolby?Audio”认证一样,未来,所有基于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开发的汽车都会打上“HI(HUAWEI?Intelligence,即华为智能)”品牌标识。HI品牌的出现,标志着智能汽车将内置华为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要素,华为也将用“HUAWEI?Inside”的方式,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
目前,汽车产业深处百年不遇的转型期,经历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等多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阶段过渡,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从未如此紧密地与汽车关联耦合。在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架构和底层技术中,信息通信技术(ICT)将发挥更大价值,这也成为华为入局汽车产业的根本原因。
此时现身汽车产业的华为,并不是以颠覆者的身份,而是以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姿态,帮助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并与产业共存共荣。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的话说,华为“不造车”,但会利用自身三十年来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在软件、算法、生态、操作系统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车企“造好车”。
华为入局,产业生变
10月30日,华为正式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推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打造未来智能网联电动车所需的基础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等构成未来汽车基本要素的5大智能系统,以及激光雷达、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等智能汽车基础零部件。
此外,HI还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三大计算平台,以及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三大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下到传感器、芯片、域控制器等零部件,上到计算平台、操作系统和整车架构,华为已经为汽车产业解决了近乎所有制造智能网联电动车所需的技术难题。“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有多种方式,可以像汽车Tier?1供应商一样为车企提供零部件,也可以为车企提供域控制器和操作系统等平台化业务,帮助其开发应用,更可以让车企使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与其联合开发车型,帮助其品牌向上。”据王军介绍,目前,华为的“三电系统”已于今年逐步“上车”,智能座舱、智能车云和传感器等零部件也将在明年逐步上市,基于HI模式与车企合作开发的车型预计将在明年底推出。
成为未来汽车要素品牌
由于英特尔中央处理器具备了无可取代的运算处理能力和品牌附加价值,“Intel?Inside”效应成为要素品牌为品牌方赋能,并与其共创价值的典范。如今,华为也希望将这种产业模式引入汽车,为智能汽车注入“HUAWEI?Inside”技术内核,成为汽车行业“要素品牌”的代表。
而这种“要素品牌”的能力建立在华为ICT业务根基的基础上。由于技术存在同源性,华为此前在5G基站、固网、人工智能(AI)、云计算、物联网(IoT)、光电子技术等ICT领域形成的无可撼动的优势,将帮助其构建领先的智能汽车技术基础和底层能力,而5G、AI、云计算等都是未来汽车实现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
在近日举办的“走进华为”媒体日活动中,记者也深刻感受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自信和战术自信。“传统车企受制于组织文化和人才技术,难以在自动驾驶领域与做计算机系统的特斯拉角力,但华为不同,如果华为在计算机上干不过特斯拉,我觉得华为可以关门不用干了。”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和首席架构师苏箐直言不讳地说到。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右)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和首席架构师苏箐(左)
目前,特斯拉量产提供的L2级自动驾驶技术,是以美国日常高速公路通勤为基础建构,并不能满足我国上下班高频使用场景中的复杂工况,而华为HI?ADS自动驾驶已完成L4级自动驾驶架构,实现了复杂城区、城市环路、高速、自动泊车等全场景覆盖。作为首批试乘华为ADS自动驾驶汽车的媒体,《环球时报》记者在华为上海研究所周边的综合路况中,就能够感受到ADS自动驾驶的连贯性,车辆可根据高阶单车智能和高精地图,在驾驶员不介入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变道、行人避让、红绿灯启停等高阶操作,完成全场景自动驾驶。据悉,ADS系统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量产。
与车企共创价值
华为一再强调,华为不造车,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的入局,势必将扩大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技术储备,并为汽车产业形态变迁输入领先的专业能力。
受制于公司架构、人才结构、核心技术和盈利模式等影响,大型汽车企业转型开发智能网联电动车软硬件能力相对欠缺。而华为入局后为车企开放的,不仅是制造智能网联电动车所需的技术能力,更是背后帮助其攻关技术难题的研发团队。
“华为目前在汽车产业的优势和能力聚焦在软件、算法和生态中,其中核心能力的构建放在生态,也就是数据应用和操作系统上。”据王军介绍,目前,华为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科学家支持智能汽车研究,其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团队共有4千人,做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的2012实验室中也有500余名负责AOS、VOS的研发人员,此外,还有大量负责HOS研发的软件开发人员。
“软件和算法未来将会深入到智能网联电动车中,但这方面能力的构建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这也是华为的优势。我们希望和车企互通有无,车企更懂汽车和用户,我们更懂ICT技术,结合起来共同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价值。”王军说。未来,华为这种优势技术共融的共创品牌模式也将改变汽车主机厂与供应商传统的“买卖法则”,成为汽车产业全新的商业模式。
曾凭一“企”之力,修改ICT行业准则,重构产业边界,改变科技发展强弱之势的华为,正在让数字世界的惠及面更为宽广。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愿景所言,华为要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帮助车企解决产业转型的技术难题,提供“从零到整”的解决方案。
本文来自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官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1000km续航并不是它的唯一优势!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真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